欄目導航
-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政府網站管理
- 公開信息檢索
- 依申請公開
- 辦理流程
- 受理機構
- 政府文件
- 領導之窗
- 政府機構
- 專題欄目
- 法律法規
- 公示公告
- 政策解讀
- 縣委文件
- 政府會議
- 國務院文件(外)
- 省政府文件(外)
- 人事信息
- 統計信息
- 政務信息
- 規劃計劃信息
- 目標考核信息
- 重大改革信息
- 社區信息
- 建議提案辦理
- 權責清單(外)
- 信用信息
-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 財政信息
- 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實施領域信息
- 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
- 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信息
- 攻堅戰
-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 減證便民行動信息
- 專項行動信息
- 信息公開統計
- 政務五公開
- 部門信息公開
- 各鎮信息公開
耿國泉同志在全縣2020-2021年秋冬季鐵腕治霾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
耿國泉同志在全縣2020-2021年秋冬季鐵腕治霾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
(2020年11月6日)
同志們:
11月3日,市政府召開了全市2020-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視頻會議,剛才省政府召開了全省2020-2021年秋冬季鐵腕治霾工作推進會,省市領導對做好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大家務必要抓好貫徹落實。借此機會,我們接著召開全縣2020-2021年度秋冬季鐵腕治霾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我縣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圍繞一個目標,立即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今年以來,總書記先后到云南、浙江、陜西、山西、寧夏、吉林等省區考察,每到一地總書記都要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這傳遞出了絕不能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放松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強烈信號。特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交賬”之年,打好“四大保衛戰”尤為重要。根據以往多年的經驗,秋冬季是決定一年空氣質量狀況的關鍵時段,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是改善縣域空氣質量最為關鍵的環節,各鎮、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圍繞不斷改善空氣質量這一目標,全面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同時,縣域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也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環境質量考核和市委、市政府考核我縣的重要指標,對我縣綜合目標考核有直接影響。2019年受天氣不利等因素影響,我縣2019年1月出現污染天氣23天,一季度全縣優良天數只有64天,直接影響了全年空氣質量狀況。2020年初我們認真汲取教訓,縣、鎮、村(社區)三級聯動、群防群治,生態環境、公安、應急管理、住建等部門緊密配合、嚴格監管,分階段重拳整治煙花爆竹燃放、秸稈焚燒、工地揚塵等,實現了2020年春節禁燃區煙花爆竹零燃放,確保了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有所上升。截止11月4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0天(優天數達180天),同期增加27天,PM2.5平均濃度24μg/m3,同期降低7μg/m3,有望實現歷史最優。但我縣屬兩山加一川地貌,空氣擴散條件較差,污染物易聚集不易擴散,加之大氣污染源點多、面廣、分散,工作稍有松勁極易反彈回潮。當前已進入秋冬季重污染天氣高發期,特別是根據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預報,近期省內局地可能出現輕度和短時中度污染,因此,各鎮、各部門務必要立即行動起來,扎實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在確保完成省市考核指標任務的基礎上,實現優良天數同比增加,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為2021年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開好局、起好步。
二、堅持“兩個原則”,壓實責任
防治措施千萬條,履職盡責第一條。抓好大氣污染防治,沒有什么竅門,最關鍵的還是履職到位、監管到位,要堅持“部門監管”和“屬地管理”兩個原則,壓實行業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各鎮要落實環保網格化管理責任,充分發揮網格化監管員作用,著力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鄉鎮看得見管不了、部門管得了看不見”的問題,給部門執法做好放哨官、偵察兵。各部門要明確領導和專人負責,配強隊伍、細化分工,配套措施、狠抓落實,切實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向縱深推進,堅決杜絕“責任甩鍋”。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抓好煙花爆竹禁放。應急管理局要對禁燃區內的煙花爆竹銷售企業和店面開展摸排清理,對違法銷售行為依法處罰;公安局要堅持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常態化管理,嚴格執法,處罰一個教育一片,提前著手安排春節前后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專項整治,鞏固2020年春節零燃放成果。需要強調的是,電子鞭炮容易造成市民的誤解,因此也要積極引導,進行制止。
二是抓好秸稈垃圾禁燒。各鎮對秸稈禁燒工作負主體責任,堅持全域禁燒,把責任壓力傳導到村組,落實網格化監管機制,做到及時發現、耐心勸阻、快速上報;生態環境分局要加大秸稈禁燒巡查暗訪力度,會同公安部門對鎮村上報的焚燒線索及時查處,典型案例予以通報全縣;農業農村局要繼續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下大力氣推進秸稈機械還田和秸稈綜合利用;住建局要做好縣城區垃圾禁燒工作。
三是抓好工地和道路揚塵管控。住建局要加強建筑工地揚塵管控,對重點區域的建筑工地實施全天候檢查,督促工地嚴格落實“6個100%”措施,對出現的違規行為要堅決處罰到位。要繼續加強城區道路清掃、吸塵、灑水保潔力度,根據天氣情況適時調整作業方式,科學精準抑塵;交通局要始終保持公路揚塵治理的高壓態勢,不斷加大對縣鄉道路和交通工程工地揚塵防控力度;交通、交警部門要持續加強渣土車帶泥上路和“跑冒滴漏”監管,對渣土車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依法高限處罰;其他項目建設主管部門都要加強所負責的項目工地揚塵治理。
四是抓好餐飲油煙治理。市場監管局、住建局要分工負責,加大城區餐飲經營單位排查和露天燒烤油煙污染治理,監督餐飲企業、露天燒烤和騎窗經營攤點安裝和規范使用油煙收集處理和凈化設施,確保其正常使用。
五是抓好散煤治理。冬季是用煤高峰期,在PM2.5平均濃度貢獻率中,散煤占30%左右,可以說散煤治理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發改局、市場監管局要切實負起責任,各鎮積極配合,加大散煤銷售、使用環節監管,開展打擊劣質煤銷售專項行動,堅決杜絕餐飲店使用散煤現象,有的放矢削減散煤用量,鞏固提升散煤治理成果。
六是抓好機動車污染防治。冬季靜風頻率高,汽車尾氣污染也是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生態環境分局牽頭,公安局、交通局配合,加大對機動車路檢力度,在重點路段、區域、時段開展常態化機動車尾氣排放路檢路查,推進柴油車治理工作;交警大隊要在查處高排量機動車工作基礎上,加大交通疏導治理力度,嚴防交通擁堵造成機動車尾氣污染;交通局要加強汽修行業監管,督促汽修業戶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除此之外,經貿局要做好“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強化工業企業物料、廢品收購站物料堆放管理;自然資源局要加強礦山管理,督促礦山企業嚴格落實污染防治措施;生態環境分局牽頭,氣象局等各部門配合,要聯合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確保形成全方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格局。
三、做到“三個到位”,確保實效
近年來,在全縣各鎮、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優異成績,2019年縣域生態質量考核在陜西省43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中,位居全省第五、全市第一,爭取中央生態轉移支付資金6774萬元,較2018年增加877萬元。最重要的是生態環境改善為全域旅游發展和“三宜”石泉建設做出了貢獻,也切實提高了全縣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這是全縣人民有目共睹的。但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不進則退、不緊則松,特別是大氣污染防治,稍有松懈則反彈回潮,各鎮、各部門要保持工作定力,加大行動合力,增強落實耐力,持之以恒抓好抓實,要堅持做到“三個到位”,確保取得實效。
一要宣傳教育到位。宣傳教育是一項治本的工作,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各鎮、各部門要繼續發揚宣傳教育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宣傳車、電子屏、自媒體、召開院壩會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大氣污染危害、防治措施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教育廣大群眾從思想深處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各行業部門要結合實際制訂宣傳資料,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宣傳,營造輿論氛圍,減少工作阻力。特別要對渣土車公司負責人、司機進行揚塵管控培訓,對餐飲店負責人進行餐飲油煙治理培訓,對施工企業負責人及項目經理進行揚塵管控培訓,確保監管對象依法依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各鎮、各部門要加強系統干部職工宣傳教育,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教體科技局要在學校開展宣傳教育,發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讓學生回家督促父母家長不焚燒秸稈、不燃放煙花爆竹,做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的公民。
二要執法監管到位。各行業主管部門是執法主體,要切實履行法定職責,加強行業監管執法,規范行業生產經營行為。要樹立法律的權威性、強制性,堅決克服執法“寬松軟”問題,敢于動真碰硬,對有法不依、超標排放、違法排污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快速查處到位,讓違法者付出應有的代價。重點領域、關鍵時段要實施聯合執法,形成強大震懾,讓違法者認識到法律是真正帶電的高壓線。
三要督考問責到位。縣生態環保督察巡查工作專班要強化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督查巡查,不定期開展巡查和暗訪,發現問題要及時交辦、限期整改。各鎮、各部門對交辦、反饋的問題,要迅速落實整改,及時消除隱患、防范風險。今年縣委、縣政府已將生態環保列為單項考核,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要將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落實情況納入對各鎮、各部門生態環保單項考核內容,嚴格實施考核。要強化督查和考核結果運用,對問題嚴重、屢督不改,工作落實不力、不作為、慢作為,或造成我縣被省市通報、考核扣分的,將問題線索向紀委監委移交嚴肅問責處理,持續傳導壓力,倒逼責任落實。
同志們,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法律有規定,中央和省市有要求,最重要的是人民有期盼,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各鎮、各部門要切實擔當,以干克難,以更大的決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攻堅戰這場硬仗,為我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立新功。